语音播报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空间应用系统4项科学实验随后将在太空展开。
中国科学院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负责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管理与技术集成??占溆τ孟低炒舜瓮ü裰凼撕旁厝朔纱占渖闲辛恕翱占湎冉O低彻丶际跹芯俊薄拔⒅亓肪车骺刂参锔上赴δ芎徒峁沟姆肿油缪芯俊薄暗鞍子牒怂峁财鹪醇懊苈胱悠鹪吹姆肿咏芯俊薄翱占溆霉桃焊春先蠡牧系纳杓?、界面作用机理及舱外验证”等空间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领域的4项科学实验,上行样品及装置总重量约35公斤,拟南芥种子、斑马鱼、金鱼藻、润滑材料等实验样品及装置将开始太空实验。
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
受控生命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人类进行长期空间飞行和地外居留必需的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以长期低能耗可控运行,同时具有可循环等特点,一直是空间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生物适应性好、控制简单、运行稳定等特点,近年来是受控生命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负责的“空间先进水生生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在轨搭建一个由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的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该项目将成功构建鱼类的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解析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探寻生命起源的分子密码
关于生命起源的诸多问题,如生命的“合成砌块”是如何由简单到复杂逐步组装成具有基本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这些问题是不可能回到几十亿年前寻找答案的。只能模拟原始地球环境或基于太空特殊环境,通过有机化合物亘古不变的化学性质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来有效揭示生命本质及发现生命演化的重要线索。
磷元素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星际空间也广泛存在着各种氨基酸、核苷等“生命的种子”。厦门大学等4家科研机构,利用空间站长期微重力环境,以氨基酸、核苷和磷构建“三元反应体系”,从而建立N-磷酸化氨基酸“分子演化系统”。以此为基本生物化学模型,开展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基本生化反应对微重力环境的响应特点,为生命的化学起源中蛋白核酸共起源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探究植物干细胞微重力影响
植物的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器官都来自于茎尖干细胞,研究干细胞调控机理对于解析植物形态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负责的“微重力环境调控植物干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分子网络研究”项目,以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植物茎尖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解析植物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干细胞形态功能与基因表达的变化,为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该项目上行了100余粒拟南芥种子,将在空间站进行为期4周左右的培育生长,后由航天员进行植株采集,并在零下80℃冷冻固定,最后随神舟飞船返回,交付科学家开展地面研究。
太空“超润滑”材料验证
摩擦无处不在,磨损相伴而生。摩擦磨损会加大能源消耗,损坏设备、器件。将摩擦和磨损降低至极限,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负责的“空间用固液复合润滑材料的设计、界面作用机理及舱外验证”项目,面向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装备对更长寿命、更低摩擦与更低磨损润滑材料的应用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二硫属材料的固体润滑、基于聚合物涂层-润滑油脂的固液复合润滑材料体系,并利用空间摩擦学评价装置进行舱外验证试验,期望在严苛的空间环境中实现机械运动的“超润滑”或近零磨损,在科学上揭示润滑材料在真实空间环境中的润滑演变过程和损伤机制。此外,筛选和储备未来空间润滑材料,为实现空间超润滑和近零磨损材料体系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支撑。该项目上行了球盘、轴承摩擦测试样品和静态舱外暴露样品共20余件,经过半年左右的舱外暴露试验后,随神舟飞船返回,交付科学家进行地面研究。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